长江流域泥鳅生殖季节在4月下旬,水温达18℃以上时开始,直至8月份,产卵期较长。
盛产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。每次产卵需时间也长,一般4-7天时间才能排卵结束。泥鳅常选择有清水流的浅滩,如水田、池沼、沟港等作为产卵场,产卵活动往往在雨后、夜间或凌晨。受精卵具弱粘性,黄色半透明,可黏附在水草、石块上,一般在水温19-24℃时经两天孵出鳅苗。春夏交替是泥鳅繁殖的高峰期。是全国多数地区野生泥鳅上市的旺季,野生泥鳅价格便宜,是开展野生泥鳅的收购暂养的黄金季节,也是开展泥鳅人工繁殖的好时机。秋季收割水稻后,部分地区的野生泥鳅供应充足,价格较低,此时也可以开展收购,暂养到年底赚取季节差价。 综上,若在生殖季节适当收购暂养野生泥鳅可以培养繁殖,但养殖地点要选好,你的大坑6米深的水不适合泥鳅,若其中有浅滩的话可适当放养。参考:
1、开春后,修整好鱼池,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,待池水药性消失后,将亲鱼按雌雄1:2的比例放入池中,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。要注意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℃左右时,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、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。
2、 放置鱼巢后要常常反省并清洗下面的泥尘污物,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。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忽然上升的天气产卵。产卵多在清晨末尾,至上午10时左右完毕,产卵过程需20~30分钟。
3、 产卵时,亲鱼追逐剧烈,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,完成产卵受精过程。产卵后要将粘有卵粒的鱼巢及时取出另池孵化,以防亲鱼吞吃卵粒。同时补放新鱼巢,让未产卵的亲鱼持续产卵。产卵池要防止蛇、蛙、鼠等危害亲鱼。
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。在自然条件下,4月上旬开始繁殖,5一6 月是产卵盛期,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。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℃ ,最适水温为22一28 ℃。
泥鳅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,适应性较强,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。当水缺氧时,可进行肠呼吸,而在水体干涸后,又可钻入泥中潜伏。一年四季均可养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