蚯蚓是冷血动物,它们不能调节自身体温,因此在寒冷的冬天需要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来度过冬季。
以下是蚯蚓在冬天的过冬方式:
1. 深埋土壤:蚯蚓会深埋土壤中,通常在地下20厘米到1米的深度,以避开严寒的气温。
2. 蛛网状结构:蚯蚓在土壤中构筑蛛网状结构,这些结构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寒冷空气的侵袭。
3. 营养物质储存:蚯蚓会在体内储存足够的营养物质,以供应冬天期间的能量需求。
4. 降低新陈代谢:蚯蚓在冬天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,减少能量消耗,以延长能量的使用时间。总的来说,蚯蚓通过深埋土壤、构筑蛛网状结构、储存营养物质和降低新陈代谢来度过冬天,以保护自身免受寒冷的影响。
蚯蚓在冬天会钻入地层的深处来度过冬天。冬天来临后,蚯蚓会在泥土中继续向下钻入到具有一定温度、适宜自己生存的地层,然后进入休眠期(一般会停止生长),等来年春天天气转暖时出来活动。
蚯蚓在冬天会钻入地层的深处度过寒冬,然后在适宜生存的地层中继续向下钻入到具有一定温度、适宜生存的地层,进入休眠期1。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-30℃,在0-5℃进入休眠状态,0℃以下会出现死亡的现象,适宜温度为20-27℃左右,也是蚓茧卵的适宜温度,32℃以上时停止生长,40℃以上死亡。
因此,蚯蚓养殖在夏秋季要搭遮荫棚降温,桑园有天然的遮荫条件,但桑树在夏伐后到发芽生长密闭前,仍需临时用遮荫物遮盖,冬季要棚室加火升温,可利用蚕室己有的设备或桑园覆麦草进行保温升温,有利于蚯蚓的正常生长繁殖2。
蚯蚓在冬季会钻入地层的深处过冬,所以要选择疏松、肥沃、透气性好的土壤。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0℃左右,温度低于0℃,蚯蚓就会死亡。蚯蚓没有呼吸器官,而是由于体表分布有大量的微血管网,在皮肤潮湿的情况下,很容易的进行气体的交换。